Dräger SPC 4800 Instructions For Use Manual page 21

Hide thumbs Also See for SPC 4800:
Table of Contents

Advertisement

Available languages
  • EN

Available languages

  • ENGLISH, page 6
1
Dräger SPC 4800
安全须知
1.1
常规安全提示
使用产品前请认真阅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用户必须完全理解并严格遵守说明。只能按照规定的
适用范围使用该产品。
不得丢弃使用说明书。用户必须确保妥善保存以及按规定使用产品使用说明
书。
只允许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使用并检查该产品。
遵守涉及该产品的地区和国家法规。
不得使用有缺陷或不完整的产品。不得对产品进行任何改动。
产品或产品零件发生故障或失灵时请告知 Dräger。
可以在技术文档数据库 (www.draeger.com/ifu) 中下载其他语言的电子格式使
用说明书。
2
文档编写惯例
2.1
警告提示的含义
在本文件中使用以下警告提示,以提示可能的危险。警示提示的含义定义如下:
警告符号
信号词
警告
小心
3
工作原理
3.1
功能说明
防化服属于 III 类个人防护服。
提供呼吸空气时需要有呼吸过滤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压缩空气软管设
备或压缩空气呼吸器和全面罩。防化服配备面部密封圈。在面部密封圈上方或
下方佩戴全面罩。 Dräger 推荐将全面罩佩戴在面部密封圈下方。动力送风过滤
式呼吸器、压缩空气软管设备或压缩空气呼吸器佩戴在防化服上方。
手套和袜子熔接在防化服上。可额外穿戴外层手套提高化学及机械耐受性。防
化袜无法防护机械力。因此用户必须另外穿着符合 EN ISO 20345 的合适的防护
靴。
拉链水平位于背部,由拉链盖遮盖。
防化服内侧经过抗静电处理,可提供静电防护。
3.2
用途
防化服可防止人体受到有机和无机液体、放射性污染及病毒和细菌的伤害。此
外还用来防护放射性颗粒进入。
防化服也可用于避免敏感性产品被人污染。
防化服设计用于有限制地使用。在其没有损坏,也没有受到污染时,可以使用
一次。另外,必须在卫生方面可合理使用。不能重新清洁和回收防化服。
3.3
使用限制
不得将该防化服暴露在浓度比测试浓度高的物质中。物质浓度比测试浓度高时,
必须使用其他防护服。
如果暴露在该防化服无法抵御的危险生物物质中,可能造成穿戴者受生物污染。
有关机械和化学耐受性以及温度耐受性的信息 (请参见第 22 页 " 概述 ") 。
避免高温和明火。防化服不适用于灭火用途。允许的使用温度 (请参见第 22
页 " 概述 ") 。防化服无法防护放射性辐射或避免辐射伤害。
|
Dräger SPC 4800
使用说明书
不遵守时的后果
表示潜在的危险状况,如果未避免这种
情况,则可能出现重伤甚至死亡。
表示潜在的危险状况,如果不加以避免,
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也可以用于警示
不安全的使用方法。
3.4
认证
防化服依据以下标准经过认证:
EN 14605:2005+A1:2009 (3B 和 4B 型防护服)
EN ISO 13982-1:2004+A1:2010 (5B 型防护服)
EN 13034:2005+A1:2009 (6B 型防护服)
EN 1073-2:2002 (防放射性污染的防护服, IL:3 类,额定安全系数 500)
EN 1149-5: 2018 (防护服 - 防静电性能)
EN 14126:2003 (防感染性病原体的防护服)
– (EU) 2016/425
一致性声明:参见 www.draeger.com/product-certificates
3.5
常见标识
常见标识位于防化服头罩中。
铭牌上的图标具有下列含义 (参见第 2 页,图 A) :
图标
含义
1
型号名称
2
生产商
3
订货号
4
CE 标识
5
防化服进行认证的依据标准
6
传染性病原体防护服
7
注意!请遵守使用说明书!
8
维护提示:不可水洗!不可漂白!不可熨烫!不可干洗!不可烘
干!
9
生产年份
10
液态及固态化学物质防护服
11
身高、胸围及腰围与防化服尺码的对应关系
12
放射性固态颗粒防护服
13
身高信息
14
防化服内侧经过抗静电处理。
15
远离火源及热源!
4
使用
4.1
使用条件
必须在执行任务前确定现场环境,从而选择合适的防化服,因为不可能在执行
任务期间才判断防化服是否合适。防化服必须适合使用情况。
4.2
使用准备
1. 检查防化服。不得使用损坏的防化服。
穿着时需要他人协助。
2. 戴上全面罩。
3. 脱鞋穿入裤腿。
4. 穿上防护靴,将翻口拉到防护靴上方。
5. 必要时戴上棉手套。
6. 放上头罩,将面部密封圈拉到全面罩上方。
注意,面部密封圈要紧密地贴在全面罩上,不能起褶痕。
7. 拉上拉链和拉链盖。
8. 放上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压缩空气软管设备或压缩空气呼吸器。
9. 将呼吸过滤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压缩空气软管设备或压缩空气呼吸
器与全面罩相连。
10. 在使用层压织物手套时,需要另外戴外层手套。
|
zh
安全须知
21

Advertisement

Table of Contents
loading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