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SR-PX104 Operating Instructions Manual page 26

Variable pressure electronic warm jar
Table of Contents

Advertisement

使用預約功能
預約
O 可以設定 2 個預約時間。  (設定將儲存直至變更 。 )
您可能覺得保存經常使用的時間較方便 ,例如使用 「Timer 1
(預約 1 ) 」供早餐提醒而 「Timer 2(預約 2) 」供晚餐提醒。
例如:設定為早上 7:30
1
檢查目前時間是正確
O如時間不正確 ,請按以下右邊步驟設定 。
2
檢查程序
(設定為想要程序。 第 13 頁的步驟 1 )
3
選擇 「Timer 1 (預約 1) 」 或 「Timer 2 (預約 2) 」
按下
O每個按鈕動作將變更選擇。
4
設定完成米飯烹調時間
按下
向前 (單位為每 10 分鐘)
向後(單位為每 10 分鐘)
O長按按鈕以加快循環時間。
5
按下 「Start(開始 ) 」按鈕
閃動
按下
亮起
熄滅
設定結束 。
O當烹調完成鈴聲提示時,蒸煮步驟已完成 。
將飯即時翻鬆 。 (這樣允許多餘水分蒸發。 )
O 如預約設定的時間不足 ,預約將不允許設定 ,烹調則即時開始。 ( 參考第 32 頁的 「預約設定限制」 。 )
附註
O 預約無法使用 「Quick(快速煮飯) 」 、 「Casserole(煲仔飯) 」 、 「Cake(蛋糕) 」或 「Steam(蒸) 」 。
O 如預約設定是 13 小時或更長(如水溫高則為 8 小時或更長) ,米飯可能變質 ,產生不預期的氣味。
O 如使用預約烹調,則不會顯示剩餘完成時間。
O 如使用預約烹調,米可能吸收過量水分。這可能導致米飯變軟或產生飯焦。
 米飯太軟的話 ,請稍微減少水量。 (減少至水位線下方大約 1–2 mm 處)
16
3
4
當目前時間有誤
O 顯示時間為 24 小時時鐘格式 。
1
將電源插頭穩固地插入
2
設定 「 」到 「Clock(時間設定) 」
閃動
按下
3
設定時間
按下
閃動
閃動停止時,代表時
向前
間已設定 。
(單位為每 1 分鐘)
向後(單位為每 1 分鐘)
O長按按鈕以加快循環時間。
O 時間無法在以下情況設定 ,例如正在使用烹調/保溫狀
態/預約設定 。
O 鋰電池不足時,拔掉電源插頭將導致遺失資料,例如
目前時間及預約時間的設定 。 (第 27 頁)
O 鋰電池已固定在本體內所以無法由用戶更換。
若要更換鋰電池 ,請向您購買微型電腦飯煲的經銷商
或服務櫃台查詢。
Q 若要在完成預約設定後參考目前時間。
亮起
按下
。 O 長按即可顯示 。
糙米飯/什穀米
糙米飯
5
若要重設操作
O
O
若要取消設定
材料(4–6 人份量) :
糙米 . . . . . . . . . . . . . . . . . . .3 量杯
白芝麻 . . . . . . . . . . . . . . . . . . . 少量
黑芝麻. . . . . . . . . . . . . . . . . . . 少量
閃動
五穀米
材料(4–6 人份量) :
白米. . . . . . . . . . . . . . . . . . . .3 量杯
五穀米. . . . . . . . . . . . . . . . . . . 30 g
烹調五穀米時...
O 如果想要加入豆類或乾貨 ,例如雲耳菇 ,請確保它已浸泡。
O 在米粒中加入其它穀類的比例為 10%或以下 。
(如果加入過多其它穀類 ,米就無法順利烹調。 )
O 如果想將五穀米烹調軟一點 ,就多加些水或事先浸水 。
方法:
❶ 輕輕洗糙米然後清除碎粒及外殼。
❷ 加水至 「水位線:Brown Rice 3」
然後合上外蓋。
❸ 選擇程序。
Menu(食譜) Brown Rice(糙米飯)
Select(烹調方法)
Rice(飯)
❹ 按下 「Start(開始 ) 」 按鈕。
❺ 當飯煮好後,翻轉然後攪動將它鬆
開。
❻ 放在碟上然後灑少許黑白芝麻。
使
方法:
❶ 清洗白米然後加水至 「水位線:
White Rice 3」 。
❷ 輕輕洗五穀米然後放上❶。
❸ 再多加 30 mL 的水 * , 然後合上外蓋。
* 可根據五穀米的種類和個人喜好
適當調整水量。
❹ 選擇程序。
Menu(食譜) Grains(什穀米)
Select(烹調方法)
Rice(飯)
❺ 按下 「Start(開始 ) 」 按鈕。
❻ 當飯煮好後,翻鬆米飯。
❼ 上碟後即可享用。
17

Hide quick links:

Advertisement

Table of Contents
loading

This manual is also suitable for:

Sr-px184

Table of Contents